中国地震预警网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一款手机地震预警应用,这款软件能在地震到来前几十秒预测到地震的来临,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避难时间,软件会发出倒计时警报,提醒你尽快最好避险措施,非常的方便,感兴趣的就快来下载吧
使用方法
①在首页界面,点击【预警信息列表】,可以看见山东平原今日凌晨两点半发生了一场轻微地震
②其次点击【我收到的预警】,目前小编所在地区很是安全,没有任何地震预警
③在【灾情上传】这一界面,有着六小布局,如震感反馈、房屋破坏、人员伤亡等这些都是可以拍照上传的
④在【预警科普】这一界面,有着大家需要学习的预警声音、预警科普知识、预警案例和应急避难所
怎么开预警通知
更新时间:2025/1/22
打开中国地震预警网应用程序:在手机上找到并打开已安装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应用。
登录账号:如果是首次使用该应用程序,您需要注册并登录账号。如果已有账号,直接登录即可。
进入设置页面:在应用程序的主界面或菜单栏中,找到“设置”选项,点击进入设置页面。
找到预警通知设置选项:在设置页面中,找到与预警通知相关的选项,通常会有“预警通知设置”或类似的选项。
开启预警通知:在预警通知设置选项中,您可以选择开启预警通知功能。通常会有一个开关按钮或复选框,您可以点击开启预警通知功能。
设置通知方式:在开启预警通知后,您可以选择预警通知的方式,如声音、震动、通知栏弹窗等。根据您的偏好选择合适的通知方式。
完成设置:确认您的预警通知设置已经保存,然后退出设置页面。
测试预警通知:您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例如通过发送一个模拟地震预警消息来验证预警通知是否正常工作。
怎么设置
更新时间:2025/1/22
打开应用:安装完成后,打开中国地震预警网应用程序。
注册登录:如果是首次使用该应用程序,用户需要进行注册并登录账号。如果已有账号,直接登录即可。
设置地震预警:在应用程序的设置界面中,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地震预警功能,并可以设置地震预警的提醒方式,如声音、震动或通知栏弹窗等。
设置地震信息推送:用户可以设置接收地震信息的频率和方式,如实时推送、定时推送或手动查看。
浏览地震信息和安全知识:在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浏览地震信息、地震热点地图展示和地震灾害防护指南等内容,提高地震安全意识。
完成设置:设置完成后,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调整设置,确保能够及时接收到地震预警和相关信息。
怎么设置地震预警
是突发的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需要保障手机软件在后台正常运行,在地震发生时才能实时收到预警,用户需要在手机“系统设置”--"应用管理"中确认开启以下相关权限:
1、后台运行权限:开机自启动和后台启动
2、网络设置:不计流量使用
3、省电/耗电权限:不计耗电提醒或不限制电量
4、通知权限:打开通知权限管理,包括允许通知、悬浮窗通知
5、定位服务和权限:开启GPS定位服务,并获取位置,以便计算本地预警信息
说明:不同手机品牌不同机型的系统设置可能有不同的描述。下面是以华为手机为例来说明开启上述系统权限步骤
步骤1:打开设置-应用和服务,找到应用管理
步骤2:找到地震预警APP,注意圈出的几个选项
步骤3:允许自启动,允许关联启动,允许后台活动
步骤4:流量使用情况-不计流量应用
步骤5:打开通知权限
步骤6:权限-注意圈出的几个选项
步骤7:打开定位权限
步骤8:打开悬浮窗权限
步骤9:打开存储权限
步骤10:打开电话权限
地震预警app需要一直开着定位吗地震预警app需要一直开着定位服务来获取位置,以便计算本地预警信息。如果开启则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在地震发生地区,也就无法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app为什么不报声音有如下几种情况是不会出现报警声音
1、地震预警app没有开启后台运行权限,无法正常工作
2、用户手机网络没有设置成不计流量使用,这可能会影响地震预警app无法正常工作
3、用户手机省电/耗电权限没有设置为不计耗电提醒或不限制电量,这也会影响其无法正常工作
4、用户手机没有开启定位功能,地震预警app无法进行预警信息计算
5、大陆地震预警网对预警震级小于3.2级的地震不对外发布。因为震级小影响较小,所以不进行预警
6、用户手机声卡出现故障或者手机音量设置成静音
7、离震中较近的位置,处在预警盲区,预警和地震横波几乎同时到达,盲区内无预警时间,可能收到警报的同时感受到晃动。但是盲区内预警仍有减灾实效。
地震预警app不登录会响吗不注册不登录并不影响预警信息的接收。
保持网络畅通,保持后台运行和所有权限(包括不计流量使用、不计耗电提醒、通知权限等)打开,对达到触发条件的信息才警报。
8.3.2更新获取系统权限优化
1、在发生地震时,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发出预警。用户收到预警采取合理措施避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当发生大地震时(大于设定的触发条件),发出倒计时警报,用户采取合理措施避险。当发生小地震时(小于设定的触发条件),则存在预警记录,不警报,不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
3、具备灾情上传和科普功能。地震发生后,可上报避险反馈、灾情险情信息,以便精准救援。